赤湖镇地处东南沿海的工业重镇,全镇辖13个行政村、一个居委会,人口59000多人,其中青少年25000人,在校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计9962人。镇关工委在镇党委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,以省、市关工委的工作精神为指导,坚持以党建带关建,从本地实际出发,不断开拓创新,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一片爱心,成为青少年的培育者和义务守护人,党委、政府的好参谋和好助手,先后荣获省关工委评为“基层五好关工委先进集体” 、市关工委评为“漳州市十佳乡镇关工委” 等荣誉称号。
一、党建带关建,队伍有力量
1.党委、政府切实重视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。镇党委、政府切实把关工工作纳入全镇工作重要议程;党委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两次听取关工工作专题汇报,分管领导每季度一次听取专题汇报。镇党政一把手出席全镇关工委工作会议,镇党委书记多次在会上发言,肯定关工委工作,表示对关工委工作的支持。
2.不断改善关工委办公条件。党委、政府拿出170多万元,又从有关部门和社会集资90多万元,将旧的镇政府办公房改建为一座1160平方的四层大楼,作为关工老年活动中心,用于关工委的办公活动阵地;不断优化完善办公条件,配备电脑、空调,把办公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,使关工工作得到强有力的保障。
3.与党组织换届同步发展关工委队伍。镇党委和村“两委”抓住换届时机同步充实关工委队伍,保持好关工委的工作队伍活力。镇关工委现有成员38人,镇党委书记、镇长担任名誉主任,副镇长陈珠娟担任主任,原民政局马赛克厂厂长陈伍山担任执行主任,有学校老领导、企业家、社会贤达以及各有关部门人员,涵盖了所有青少年工作的部门同志;不断完善村级关工委班子建设,挑选好村关工委带头人。
4.完善制度,不断提高镇村关工委队伍素质。一方面,完善会议制度,以会代训,提高村级关工委班子素质。镇关工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工作会议,传达县关工委的有关精神,布置镇关工委的工作,同时举办镇村二级关工委主任培训班,对各村关工委成员进行业务培训,推广先进村的优秀做法,提高村级关工委班子的战斗力。另一方面,每年组织镇、村关工委主要负责同志“走出去”,学习其他地区关工委的先进经验,不断开拓视野,提高工作能力。
二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,活动有效果
镇关工委不断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、威望优势、亲情优势、时空优势和经验优势,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,实现“3个100%”,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,促进整个赤湖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蓬勃发展。
1.发挥政治和亲情优势,实现思想教育和青少年入学率100%。
一方面,我镇关工委在县关工委悉心指导下,与赤湖边防派出所、赤湖公安派出所联合组成爱国教育、普法讲师团,分别到月示中学、赤湖中心学校、前湖小学、半石小学、前张小学等学校进行爱国教育和法律讲座,每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近40场,受教育青少年1.5万人次,实现思想政治教育100%。另一方面,在确保本乡镇青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%的基础上,帮助工业园区的外来务工子女解决入学问题,2018年帮助58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。实现全镇青少年入学率100%。
2.发挥威望、亲情和时空优势,实现扶贫助学基金会覆盖率100%。
一方面,镇关工委开展扶贫助学活动。在镇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深入贯彻党中央精准扶贫工作精神,镇关工委每年开展“六一”儿童节的庆祝活动,慰问特困和留守儿童,慰问特困学生30人,每人200元,留守儿童10人,每人200元。镇村关工委参与“六一”儿童文艺活动并安排每年3000元的活动经费。在每年春节前、8月、九九重阳节都会组织开展慰问活动,为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送去温暖,资金2万元左右。另一方面,全面开展村级扶贫助学奖教基金会活动。2014年开始,镇关工委陈伍山、陈涉麟带领镇关工委成员,深入各村做工作,号召未成立助学奖教基金会的村在今年成立基金会,在各方力量支持下,现在赤湖镇14个村居均成立扶贫助学奖学奖教基金会,实现扶贫助学基金会覆盖率100%,累计筹集资金总额627万元,发放118.6万。基金会成立,既整合了社会资源,切切实实为青少年办实事好事,又扩大影响,为关工工作的开展增添力量。
3.发挥经验、亲情和时空优势,实现青少年零犯罪100%。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报告团,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,每年开展法制教育35场左右,受教育青少年1.8万人次。同时发挥经验和亲情优势,服务社会管理创新,帮助化解社会矛盾,实现青少年零犯罪100&。
三、积极开拓探索,工作有创新
根据省、市关工委“基层工作创新年”的精神要求,立足于镇关工委多年来的工作经验,从实际出发,镇关工委针对性地开展了创新工作,不断提高关工委的工作张力,促进关工委工作不断突破发展。
一是将村关工委和村老年协会合署办公,一套人马两块牌子,既发挥老人协会的老年人集中的优势,又为老年人老有所为提供平台,推动关工、老年共同发展。
二是创办《赤湖镇关工老年报》。在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镇关工委组织以老教师、老宣干为班底的编辑部,宣传关工委工作,提供工作经验展示,引导社会加强关工工作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三是地企联建,推动企业关工委工作开展。镇关工委根据实际推行地企联建,镇关工委与台企富全艾伯克橡胶有限公司关工委、石材协会关工委联建,14个村居都与所在地区的16家民企联建,在组织上联建、工作上共建、资源上共享。像台资企业漳浦富全艾伯克橡胶有限公司关工委,镇关工委帮助解决地方事务,而企业在关工委的协调下,从2012年起在达志中学设立“清寒助学金”,主要对孤儿或单亲贫困学生进行资助,每人每月人民币100元,现已资助132人次,共计人民币73800元,资助西潘小学课桌椅70套及整修教室计16800元,资助下黄小学整修教室、改善供电设施、绿化等13000元。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846号